知识中心

专注生产"精密"、"耐用"的铸铁件及机械配件

为工程机械、汽车制造等行业提供优质零部件解决方案

维护类

低温阀门结霜严重是保温还是伴热问题?
发布日期:2025/9/22      点击次数:7

一、阀门为什么会结霜?

  1. 温度低于0℃且低于空气露点
    低温阀内流体-40℃甚至-160℃,阀体金属导热快,外表面若高于0℃则只会凝露;若低于0℃,空气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华成冰晶——这就是'霜'。
  2. 漏冷
    阀体、法兰或填料函只要有一点点内漏,低温气体持续渗出,局部温度骤降,霜层首先从这里'开花'。
  3. 吸热
    阀体裸露在空气中,本身就像一根'冷桥',把内部冷量源源不断导出来,外壁温度降低后,周围水蒸气不断来'贴冷屁股'。

二、结霜≠一定故障,但过厚就有风险

  • 正常:阀盖、阀颈出现均匀、薄薄一层霜,手摸上去硬而干,无水滴,说明保温基本合格,只是表面温度略低于0℃,可接受。
  • 异常:霜层呈'棉絮'状,厚度>10mm,甚至挂冰溜子,或伴随'冒烟'(水蒸气),表明漏冷严重或保温/伴热失效,必须处理。

三、先判断'病根':保温or伴热?

  1. 看部位
  • 仅阀体、法兰'环状'结霜——多为保温缺损。
  • 阀杆、填料函'点状'冒霜——多为内漏,需紧固或换填料。
  • 整段阀盖、管道'通条'厚霜——保温层进水失效或伴热功率不足。
  1. 手摸+红外测温
  • 手能快速触碰且感觉'冰凉但不刺骨'→表面>-10℃,保温尚可。
  • 红外枪测得局部<-20℃且与邻近区域温差>15℃→冷桥或内漏。
  1. 查保温层外观
  • 铝皮鼓包、接缝开裂、胶带脱落,十有八九进水,保温棉成了'保冷层'。
  • 保温外表面结露但内部干燥,说明厚度或导热系数不够,需要加厚或改用PIR/泡沫玻璃。
  1. 看电伴热回路(如有)
  • 配电箱电流=0或远低于额定值:断路、温控器误设、发热电缆断线。
  • 测发热电缆表面<5℃:未启动或功率衰减,需要更换。
  • 伴热只缠了阀体,没延伸到法兰、螺栓:冷桥照样结霜。

四、对症下药:三步解决

  1. 先止漏
    内漏是'霜根'。用扭矩扳手对角紧固法兰螺栓(不锈钢垫片推荐70N·m一圈分三次);阀杆泄漏则加装活接注脂或更换低泄漏填料(如石墨+因科镍丝)。
  2. 再保温
  • 拆除受潮玻璃棉,烘干阀体;改用闭孔率≥90%的PUR/PIR块,分层错缝,厚度按当地露点计算,通常≥100mm。
  • 阀杆、支架等异形件用可拆式PIR半管+铝皮外壳,方便检修。
  • 铝皮搭接≥50mm,接口朝下,防止雨水倒灌。
  1. 后伴热(可选)
  • 环境湿度>80%、阀组间歇运行或短时停车需快速融霜,应加自调控电伴热带:10℃启动,30℃停止,功率15-25W/m。
  • 伴热优先贴在阀体'6点钟'位置,再螺旋缠绕到法兰、螺栓,最后外包保温,形成'内加热+外绝热'。
  • 对极低温(LNG <-140℃)阀门,推荐'真空夹克阀'——阀体自带真空腔,根本不给湿空气接触机会,一次性投资高,但免维护。

五、日常运维小贴士

  • 每班巡检用'看、摸、测'三招:看霜厚、摸渗漏、测电流。
  • 保温铝皮被踩踏变形后雨水易渗入,发现鼓包立即更换。
  • 冬季停车先关阀后停泵,让流体在阀内'自暖'半小时,再断电伴热,可防止冰堵。
  • 建立'霜厚-维修'台账,霜厚>5mm即列入计划,避免等到挂大冰溜才抢修。

六、结论

低温阀门结霜不是简单的'保温没包好',也不是一味'加伴热'就能解决。正确顺序是:先确认内部无泄漏→再保证保温层干燥完整→必要时加装或修复电伴热。把'止漏、保温、伴热'三张牌打对顺序,阀门就不会再穿厚厚的'霜棉袄'了。


标签:全部
您感兴趣的新闻

版权所有 :漳州海力机械_球墨铸铁件_阀门零件_汽车配件专业铸造厂

技术支持:海力机械